上海郵輪經濟“熱潮涌動”
2013-12-24 16:47:53 來源:中國貿易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上海郵輪“熱”背后的“冷”思考
雖然近幾年上海郵輪經濟快速發展,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上海郵輪市場目前的規模尚未達到頂峰;從現在的市場形勢來看,很多問題仍存在。正因如此,在這場郵輪“熱”的背后,還需要進行一些“冷”思考。
問題:
境外游客較少。據相關港口部門調查,在1月至7月的上海港郵輪旅客中,境外游客約為6.6萬,僅占郵輪旅客總量的16%左右。
郵輪航線較為單一,遠洋航線較少。目前,上海港主打以日韓為主的東南亞航線。皇家加勒比公司的“海洋水手”號在今年6月至10月預設的19個航次中,除9月7日一個航次停靠日本福岡外,其他均停靠韓國。
郵輪經濟在全球郵輪市場中所占份額不高。上海市統計局指出,目前,上海郵輪經濟在全球郵輪市場中所占的份額還不足1%。事實上,整個亞洲郵輪在全球市場份額中的占比只有10%左右。根據國際郵輪公司協會(CLIA)估計,2013年全球范圍內將有2097萬人次參加郵輪旅游。這預示著包括上海在內的亞洲市場還有較大的潛在需求等待挖掘。
自有國際郵輪建設和經營能力相對低下。現階段,上海郵輪經濟的發展主要倚重于為到訪的外國郵輪提供港口和地面接待等相關服務。
郵輪給上海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可能帶來一系列相關的環境問題。郵輪產生的船舶污染物,包括生活廢棄物、固體廢棄物、油污水以及郵輪發生碰撞的意外溢油給海洋、河流及附近生態造成影響。例如,有些郵輪公司的郵輪都會配備2個至3個油缸,在公海航行時采用較為廉價的柴油,一旦進入受限海域,如歐盟和美國,就立刻采用環保柴油。目前,上海暫時還沒有關于“郵輪進入相關水域,強制轉用環保柴油”的規定。
一些配套服務還不夠完善。比如,兩艘同時靠泊。兩艘郵輪同時靠下來問題不大,但是兩艘郵輪大概共6000多人登輪,這對港口組織管理能力的要求就很高。
建議:
上海市統計局建議,上海可以發揮城市地理和經濟優勢,有針對性地開拓特色郵輪航線。另外,還可以依托年內有望啟動的吳淞口國際郵輪港二期建設,加快發展環球遠洋航線和近海特色航線。另外,借鑒香港經驗,規定所有遠洋輪船進入相關水域后使用污染較輕的低硫柴油,并加建岸上電源(產品庫 求購 供應),減少空氣污染。
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郵輪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程爵浩指出,目前,上海還沒有基于未來一二十年上海建成世界級母港的藍圖。上海未來郵輪市場還需要從宏觀上作整體的布局安排,同時需要在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及內部管理等方面大力改善。
上海建成的亞太國際郵輪中心是一個綜合性的戰略目標,是體現現代國際郵輪經濟發展特征、滿足上海城市發展戰略需求、形成“港口—城市—區域”聯動發展的綜合功能體系。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肖林強調,上海建設亞太國際郵輪中心主要路徑為:近期以消費市場培育和郵輪港口及旅游目的地建設為重心,中期以郵輪運營領域突破為重點,遠期拓展郵輪上下游產業鏈,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郵輪經濟體系。
未來,我國郵輪市場將是一個擁有數十億甚至近百億美元的“藍海市場”。為此,上海長江輪船公司總經理張路說,上海應集聚優勢,更好地推動郵輪、游船(船型 船廠 買賣)、游艇(船型 船廠 買賣)產業經濟的聯動發展,更好地展現上海的城市特色與精神。